唔駛再四圍格價!價格極優惠~可貨到付款<whatsapp 查詢 65068218>
散光 近視 全攻略:原因、影響與矯正方案解析

散光與近視往往同時出現,影響數百萬港人。本文帶你深入了解散光、近視的成因、如何互相影響,以及最佳矯正與護理策略,助你重獲清晰視界。
散光及近視基本概念
散光 (Astigmatism) 定義
散光指角膜或水晶體的曲率在不同軸向存在差異,令光線在水平方向與垂直方向的焦點不一致,進而產生扭曲、重影等現象。散光度數以柱面度(Cyl)表示,100度對應 –1.0D。
近視 (Myopia) 定義
近視則是遠方光線在視網膜前聚焦,近處影像可被聚焦於視網膜上,因此遠距離視力模糊。以球面度(Sph)表示,例如近視600度即 –6.0D。
度數分級
- 散光度數
- 輕度:< 100度
- 中度:100 – 125度
- 高度:> 125度,明顯影響日常視力
- 近視度數
- 輕度:< 300度
- 中度:300 – 600度
- 高度:> 600度
類別 | 聚焦位置 | 視覺表現 |
---|---|---|
近視 | 視網膜前方 | 遠處模糊,近距離清晰 |
散光 | 水平/垂直焦線不同 | 影像扭曲、重影 |
散光與近視的互相關係
港人散光與近視常同步發生,研究歸納主要原因包括遺傳、角膜結構異常及長時間近距離用眼。根據香港理工大學調查:
- 21–30歲群體有38.1%出現規則性散光
- 60歲以上更高達41.8%
- 低度近視(< 500度)者散光機會增加3.3倍
- 高度近視(> 500度)者散光機會提高7.4倍
由此可見,近視程度越深,散光共病風險越高。長期專注屏幕和閱讀,更會加速兩者的發展。
散光與近視的影響及潛在風險
主要影響
- 視疲勞:持續看書或使用電子產品,眼睛易感到乾澀、刺痛。
- 姿勢變化:為獲得更清晰畫面,常傾斜頭部,可能引致頸椎與肩膀不適。
- 夜間視力差:散光造成夜間光暈或眩光,駕駛安全受影響。
兒童弱視風險
若幼童散光度數超過125度且未及早矯正,6歲前視覺神經發育尚未完成,可能形成不可逆弱視。
長期併發症
- 青光眼:長期屈光不正可能影響眼壓,增加青光眼風險。
- 視網膜問題:高度近視配合散光更易誘發視網膜裂孔或剝離。
- 生活品質下降:影響學習、工作及日常社交活動。
矯正與護理策略
1. 光學工具
- 眼鏡
- 球柱鏡片:同時矯正近視和散光,需正確匹配柱鏡軸位(Axis)。
- 防藍光鏡片:減少屏幕藍光傷害,緩解眼疲勞。
- 隱形眼鏡
- RGP硬式透氣鏡:高效矯正散光,需專業配戴。
- 散光日拋軟式鏡:維持良好鏡片清潔度,適合敏感眼。
2. 雷射及植入手術
- PRK 屈光角膜切削術:適用於各種散光及近視度數,痛感較明顯。
- LASIK 層狀角膜重塑術:矯正中度近視及散光,恢復期短。
- SMILE 全飛秒雷射:最微創,可同時處理近視與散光,大幅減少神經損傷。
3. 日常護理與預防
- 閱讀距離:保持書本或手機至少30厘米距離,螢幕距離60–70厘米。
- 20-20-20法則:每使用螢幕20分鐘,望20英尺(約6米)遠處20秒。
- 光線充足:閱讀時避免背光或反光,保持環境均勻照明。
- 規律檢查:成人每1–2年,兒童每6個月進行全面驗光。
小結
散光與近視是兩種常見且相關的屈光不正問題,透過了解其成因、影響及預防對策,能有效減緩病情並提升生活品質。選擇合適的矯正方式並落實日常護理,是重獲清晰視界的關鍵。